“黎明”不能改為“清晨”

 

黃 煜

 

人教版課標本二年級上冊第29課《父親和鳥》中有一段話:“童年的時候,一天清晨,父親帶着我從一片樹林邊走過。”“一天清晨”這一句話有問題,問題就出在與下文出現的時間存在差異。下文中有這麼幾段:

父親又說:“聽,鳥要唱歌了。”

我們剛坐下,鳥就唱了起來。

父親說:“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

我知道父親這時也最快活。

父親又對我說:“在鳥最快活的時刻,在鳥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我奇怪地問:“為什麼?”

父親說:“黎明時的鳥,翅膀潮濕,飛起來重。”

按邏輯推理,在這幾段中,表明的時間是鳥唱歌的時刻,是鳥最快活的時刻,也是鳥最容易被打中的時刻,這就是黎明的時刻。這說明父親和我經過樹林邊的時候,是黎明時分。試問,清晨就是黎明?按照《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的解釋,黎明是“天將亮或剛亮的時候”,而清晨“一般指大亮到太陽剛出來不久的一段時間”,顯然,清晨不等同于黎明,黎明在清晨前,故這裡的時間應該為“黎明”,而不能是“清晨”。

將改編後的課文與原文核對,也就是與牛漢先生的《父親‧樹林和鳥》核對,原文寫道:“童年的時候,一個春天的黎明,……”這樣一來就明白了,原文才是正確的,而改編後的“一天清晨”卻是錯的。

此外,課文中有一段話:“父親突然站定,朝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霧蒙蒙”一般出現在春天,這也說明了用“一個春天的黎明”比用“一天清晨”要好。

原文沒有時間上的問題。但課文經這樣改寫,卻出現了錯誤,還不如不改。

 

 

選自《小學語文教師》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