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過難關”與“共度難關”

 

張坤榮

 

《現代漢語詞典》(第4版),在第312頁注釋“渡”的時候,舉例為“渡過難關”,而在第441頁“共”的詞條下,出現了“共度難關”。“渡”和“度”用法不同,正是高考复習中常見的一組形近字。詞典中矛盾的說法,令許多師生困惑不已。其實,這兩種寫法各有道理。

“度”和“渡”都有“通過”的意思,但在現代漢語,它們有着明確的分工。“度”的本義是計量長短,計量時由一點到另外一點進行丈量計算,引申出了從這兒到那兒的“通過”的意思。它的對象往往是時間,如節日、假期、光明、年華、季節、周末等。而“渡”字從水,專指從江河的此岸到彼岸,強調空間的位移。所以“渡”字的對象是空間,如江河、海洋、險關、山岳等,既可跋山也可涉水。因此,“渡過”難關的寫法顯然更正確。問題是“難關”一詞,并不僅僅指字面意義上“難以通過的關隘”,它常常是指一段艱難困苦的日子,從這個角度上說,“共度”難關也是正確的。

那麼是不是這裡的“度”和“渡”可以通用,寫哪一個都可以呢?

嚴格說,“渡”過難關更合適。這是因為,“渡”除了用于空間對象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用法,就是可以用于比喻義,如“渡過困難時期”,是指這一段時期就像渡河、渡過山川險隘一樣不容易,所以對象雖然是時間,但也應該用“渡”。類似的還有“難渡年關”、“過渡時期”等。如此看來,“渡”難關就比“度”難關更合適了。

有鑒于此,2005年第5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只在第339頁保留了“渡過難關”這一寫法,而在第479頁“共度”詞條下刪去了“共度難關”,這樣處理是既科學又明確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漢語中,“度”通“渡”,所以諸如“關山度若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猿猱欲度愁攀援”等應該用“渡”的地方都用了“度”字。复習的時候,教師可提醒學生注意。

 

 

選自《語文學習》2009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