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頭頂上的詩

閃世昌

有一種用漢語寫成的詩﹐把要說的意思故意藏在“頭頂”上﹐叫做藏頭詩。這種詩很短小﹐通常是四句﹐也有八句的﹐每句的字數相同;表面上和中國的舊體詩一樣﹐合轍壓韻;不同的是﹐詩完以後﹐還要把每句打頭的字﹐也就是第一個字﹐再連起來讀一遍﹐又有一層意思;所以叫藏頭詩。是一種“1+1”明寫暗藏的形式﹐而且常常把藏在頭頂上的四個字或八個字﹐這“弦外之音”作為主旋律﹐表達主要的意思。例如:

盧溝曉月

──庚辰中秋于盧溝橋賞月有感

盧橋獅子數不清﹐

溝中流水波難平;

曉得河邊滄桑事﹐

月光清涼照我行。

 

盧橋獅子數不清﹐

溝中流水情難平;

曉得“七七”壯烈事﹐

月光朗朗照我行。

 

盧橋游人數不清﹐

溝中流水明如鏡;

曉得故鄉嫦娥靚﹐

月光明媚照我行。

盧溝橋是北京西郊一座著名的古橋﹐兩側欄杆的石柱上惟妙惟肖地雕刻着大小形態各異的獅子﹐獅子的位置更是變化無窮﹐因此有“盧溝的獅子──數不清”的歇後語﹐是燕京八景之一﹐稱作“盧溝曉月”。1937年7月7

日﹐日本駐華侵略軍制造借口﹐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中國守軍奮勇抵抗﹐抗日戰爭從此全面開始;盧溝橋和珍珠港等地一樣﹐成為反法西斯戰爭有歷史意義的地方﹐橋畔現在設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上面的這首詩不但簡明地敘述了盧溝橋的歷史﹐而且用藏頭詩的形式﹐突出了“盧溝曉月”﹐可以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國人在愛情上感情含蓄﹐因此以藏頭詩聯姻的趣事古已有之﹐京劇《望江亭》中就有一組膾炙人口的藏頭詩:“願把春情寄落花﹐隨風冉冉到天涯;君能識破鳳兮句﹐去赴當爐賣酒家。”這是女主人公寫給她所愛慕的男子白士中的藏頭詩。白也回贈了一首﹐所藏之字是“當不負卿”。最近讀《透視名人.彭東海自選集》﹐在韓靜庭先生所寫的序言中又讀到今日一首表示愛情的藏頭詩﹐是彭東海的妻子﹑一位才華出眾的空姐與彭初次見面後寫就﹐藏在書裡“暗送秋波”的﹐很有意思:“澎湃詩文有雄才/東西古今論開懷/海闊任躍天任飛/是鋼當作棟梁材/文能揮毫武用纓/才干苦中煉就來/佩紅戴綠終有日/服眾德高有朋抬”所藏之字“澎(彭)東海是文才佩服”可以說就是詩的“主題”﹐而且巧妙地暗示了“佩紅”(結婚辦喜事)之日有望。

藏頭詩來得快﹐語感好﹐活躍氣氛﹑誘發情趣的愉悅功能也是很強的。記得1998年年底﹐在南來順飯莊舉行的一個聯誼會上﹐總經理特別熱情﹐清真小吃宴做得物美價廉﹐于是有人站起來﹐端着豆汁碗念了一首詩:南城小吃第一家﹐來往客商偏愛它;順乎潮流重特色﹐發祥清真吃文化。念完以後﹐大家突然發現是一首藏頭詩﹐所藏之字是“南來順發”﹐氣氛頓時更加活躍﹐笑聲中胃口大開﹐總經理一高興﹐又請服務員上了幾種色味香俱佳的飯菜。

藏頭詩是智者的游戲﹐它的作用不可低估。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中農民起義軍的軍師吳用的一首藏頭詩﹐竟把大名府有錢又有地位的員外盧俊義“送”上了起義軍的根據地水泊梁山﹐而盧員外卻在讀詩多少天之後才明白吳用贈詩的用意﹐藏得可謂妙不可言。

藏頭詩名為藏頭﹐有時應用起來又非常直白﹐可以簡單明了地表明詩人的政治態度﹐短小的藏頭詩也可以表現大的話題。喜迎香港回歸之時就有很好的藏頭詩見報:“一經唏別百年淚﹐國恥家懮風雨摧;兩眼望穿疆海霧﹐制肴敬祖企春暉。港山港水有歸期﹐人念家山夜夜祈;治世繁華佳日到﹐港天歡舞五星旗。”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藏在了頭頂上。

藏頭詩是中國漢文學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是民間文學中的一個分支。它能抒情﹐起到聯誼作用;它能記事﹐傳達信息;既有藝術性﹐又有實用性﹐曲徑通幽﹑豁然開朗的感受會給人以意外欣喜﹐反過來又可加深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記憶。因此為群眾喜聞樂見。這一次﹐介紹什麼是藏頭詩﹐下一次有機會再說說怎麼寫藏頭詩。

 

(選自《學漢語》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