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師 信 箱

回劉美華老師的信

《華語教師之友》導師:

我是外省的一名教師﹐我非常喜歡《華語教師之友》這本刊物﹐每期都會認真拜讀。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它是我們的良師益友﹐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很多實際的幫助。

有一個問題想請教﹐課堂練習讓學生造句總是很困難﹐每次造句﹐除了班上三兩個好學生﹐其餘的學生都不開口。訓練學生造句有什麽訣竅嗎?請不吝賜教。

祝願

刊物越辦越好!

劉美華

 

2004120

 

劉美華老師:

您好!

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對華校教師的教學給予實際的幫助正是《華語教師之友》辦刊的宗旨和願望。

您信中提出的問題是不少教師遇到和困惑的問題﹐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我的教學生涯中也曾有過同樣的問題:課堂上讓學生造句﹐不是沉默不語﹐就是錯誤連篇。糾正學生的錯誤﹐常常會佔用很多時間﹐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有時候﹐一時無從判斷錯誤的根源所在﹐難以有效地糾正學生的錯誤。造句練習﹐也曾讓我感到很頭疼。

造句是學習詞語時常用的一種訓練方法。如果學生能準確地運用所學的詞語造句﹐就說明他們基本上掌握了這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但是﹐造句是較難組織的課堂練習。爲什麽這樣說呢?

先打個通俗的比喻。一個人學習游泳﹐聽完教練講述的一番理論﹐希望一下水就會游泳﹐是不現實的。如果教練做些示範動作﹐牽他的手帶他游一游﹐讓他慢慢體會﹐反復練習﹐他很快就能自如地游起來。又比如上樓梯﹐要一階一階地上﹐一步邁兩個臺階﹐會比較吃力﹐若一步邁三個﹑四個臺階﹐一般人很難做到。這兩個例子說明﹐一是要親身實踐﹐反復練習﹐一是要一步步來﹐循序漸進。反之﹐則難以達到好的效果。

語言的學習也是如此。感知﹑理解﹑獲得﹑運用﹐是語言學習的規律。學習詞語﹐老師講解其意義用法﹐學生仍處于初步的感知理解階段﹐還沒有真正獲得掌握﹐所學內容還不能成爲他自己的東西。這時要求他造句﹐要求他靈活運用﹐是有一定難度的。

那麽﹐什麽時候進行造句練習﹐又如何進行造句練習呢?後來﹐我在教學中採用了這樣的處理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介紹給您供參考。

首先﹐學了詞語之後﹐先進行一些模仿機械性的練習。如替換練習﹑擴展練習﹑問答練習﹑改寫句子的練習等。使學生通過大量的句子﹐通過不同的語境﹐進一步熟悉理解掌握所學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在這些練習的基礎上﹐再進行造句練習﹐會順理成章﹐較爲容易。

其次﹐進行造句練習﹐并不是任由學生隨意造句﹐我會給學生一些提示引導。如設置某種情境﹐用一些詞語或問題引導。遣詞造句是較爲復雜的思維過程﹐學生在還沒有形成用華語思維的習慣﹑辭彙量有限的情況下﹐很難正確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老師給以某些提示﹐讓學生按提示的思路說話造句﹐容易水到渠成。

有了這樣兩個步驟﹐學生再獨立自由地造句﹐或進行交際性的練習﹐都不會有太多的困難

您不妨試試這樣的方法﹐當然﹐還要根據您的學生的實際情況﹐也要考慮所學詞語的難易。多摸索多總結﹐相信您會找到學習詞語﹑訓練造句的實用有效的好方法。

順頌

祺安!

 

張若玲

20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