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的用法

涂建华


“对不起”,是现代汉语中用来向对方表示歉意的习用性礼貌语。从使用的语言环境来看,它主要用于下面三种场合:

一、用于事后的道歉。当说话人感觉到自己的言语行为或动作行为可能会给对方带来伤害或有所妨碍,从而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悦或不满时常用“对不起”来表示自己的不安和歉意。例如:

1)“对不起,我刚才的话不是有意说的。”

2)“很对不起,踩着您的脚了吧?”

3)“老师,真对不起,这么早就来打搅您……。”

这种用法的“对不起”和英语的sorry基本相当。

二、用于事先的致歉。在说话人向对方提出某种请求,尤其是在向陌生人提出请求时,一般要先说一声“对不起”,以示因请求给对方带来了麻烦而自己感到过意不去。

例如:

4)“先生,对不起,能用一下您的钢笔使使吗?”

5)“老人家,对不起,打扰了,请问车站怎么走?”

6)“对不起,同志,劳驾您帮我把皮箱拿下来好吗?”

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一般要用Excuse me来表示。

三、用于未能满足对方某种需求的场合。当说话人因客观原因或主观原因不满足对方的某种需求愿望时,常要先婉言地说一声“对不起”,然后再解释原因。例如:

7)“对不起,我身边的钱也不多。”

8)“对不起,您问的地方我也不熟悉。”

9)“实在对不起,又让您白来了一趟,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果。”

从语用的角度说,由于“对不起”的表示歉意的,因此它通常要出现在起始句中,如果句中有称呼语还要紧接在称呼语的前后出现,而为了加重抱歉的语气,还可以在“对不起”的前面加上副词性修饰成分(除前面举出的例子外,再如:“有点儿”、“的确 ”、“太”等)。一般地说,出于礼节或礼貌。听话人往往要在对方说完“对不起……”后回答一声“没(有)关系”或者“不(必)客气”。

上述使用“对不起”的地方也可以说成“对不住”,尤其是在前面带词性状语的情况下。

(选自《学汉语》2001年第1期)